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心远地自偏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日志

 
 

【转载】什么是教育(第三章)  

2016-03-08 20:01:00|  分类: 教师名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乐山乐水《什么是教育(第三章)》

第三章  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

 

一、现行知识与原初知识的可教性差别

如果将知识分类,则可分为现行知识与原初知识,原初知识赋予现行知识以本义,但这两种知识方式的可教性与传递性却不相同。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知识的内容与熟练的技巧都可以以简单的、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但是关涉人的存在本源和根本处境的哲学却无法传递。因为诸如:真理是什么?真理的正确性又在何处?可传授的知识与全部生命之意义从何而来,又将到何处去?这一切是人设定的标准么?怎样才能是可传达和可教的呢?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加以回答,实在是绝非易事。

知识的真理,允许对象在其可表述性和可定义性中开辟道路,却不许对象作为知识的最终形式出现,并且这种真理将被提到下述问题之前:即真理是否可能变成语言?真理不能逃脱“空洞无物”而进入不可言说吗?假如真理摆脱了所有间接性,那就不再成其为真理。但反过来说,如果真理抽掉了直接传承,那剩下的只有拐弯抹角的间接传达了。柏拉图把怎样才能使真理自身完善的问题作为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但他自己最终也没有对此作出解答。理论的判断力既不能认识也不能解答真理。真理问题作为一个终极价值问题首先被柏拉图推向极端而苦恼着历代哲人,一部文化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对真理不断追问的历史。

二、书面传达与交往

柏拉图在第七封信中就真理传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怎样接触学习的对象呢?事实上,语言不可能把我对象,而是要经过长时间与对象进行科学的交往,并在相应的生活团体中,真理才突然出现在灵魂中,犹如一盏被跳起来的火星点燃的油灯,然后再靠自己供给燃料。”对不能说与不可说的东西,在对话中只能是间接传达出来,但是在毫不保留的对话方式中,这种方式在团体中时常发生,真理会一刹那在人群中突然亮起来,但这只能在生活交往中出现。

什么是教育(第三章) - 乐山乐水 - 生命本色

因此,柏拉图对文字传达评价不高,因为文字恰恰不能传达出真理在相互思想的现实交往中于一瞬间突然亮相的事实。

本真的传达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这种传达并不向所有人敞开,而是选择那些具有敏感气质的人作为传达者。柏拉图的理念论对此曾作了入木三分的论述,认为天才的人能够自助,能够理智地把握自己何时应该慷慨陈词,何时又应保持沉默。这样的人才能承担传播真理种子的任务,而这一重任不是书籍传达的功能所能取代的。

柏拉图如同诗人一样,将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表达看作同样重要。但哲学式的对话并不被理解为审美的距离,而是讲授自我实现严峻性的切身体验。因为在思想的哲学构造中,“对话”便是真理的间接传达。

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其过程首先是解放被理性限定的、但有着无限发展的和终极状况的自明性,然后是对纯理智判断力的怀疑;最后则是通过构造完备的高层次智慧所把握的绝对真实,以整个身心去体认和接受真理的内核和指引。

柏拉图的对话通过反映对话者双方论辩的成功与失败,并指出成功的条件以及对所有时代都相适应的令人满意的形式。这样,柏拉图式的对话就成为一面镜子和对真正愿意相互对话者的启迪。

通过教育从而获得反思和辩驳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具有高尚人生境界的一种标记。无知之人对真理竟狂吠不止时,那怕他是皇帝,我们都可以对其嗤之以鼻,而将其看作未受教育启蒙、灵魂干瘪苍白的粗鄙之人。

三、传达的形式与真理的形态

如果传达者没有简单地说出什么是真理,而是通过其它途径来达到对真理的宣讲,那么他就必须倍加小心地寻找这种途径。假设以上所述是错误的话,但如果想把现存的一切作为绝对的价值,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问题,是否间接传达本身或在这种传达媒介中能使我们与真理相遇。

在运用概念、推理的直接传达中,真理被表述为抽象的,与思维同一的。但是在以暗示与象征的体验方式的间接传达中,真理则变成可感知的,它作为历史性中例外的主观性在客观性的媒介中显示自身。这种真理是观念所不能替换的,因为真理已变成自明的存在显示出来,人们只能感悟到它,真理在展开自身之时发挥其灵魂唤醒作用。

如果有人能准确地复述我所说出的一切,并能理解我所思考的事物,然而却从来不准备有些微怀疑精神和自主意识,那么,这样的思考者是可有可无、于世无补的。如果某一类事物并不作为人们普遍了解的对象,而只是作为与思考者直接的同一存在者,那么这类事物是可以言说的。作为完整自我的思考者将与所思考的真理一道,转入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这种“认识你自己”的探索,正好表明了思考者是作为自由存在而存在着,因为他并不把真理作为一个全然与己无关的内容去外推和理解。同时,在对真理的体认中,思考者也无法说清楚自己所感领的一切。因此,他在言谈中只能借感性形象以使本真之义变得使人间皆可感知和敞亮起来。

  评论这张
 
阅读(13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